当今社会,医疗救助对特殊困难群众意义重大,可传统的救助流程却难题重重,好在成都新津区探索的医疗救助“免申即享”带来了新希望!
破困之举
医疗救助一直是大家关注的重点,但以往特殊困难群众在申请救助时,总会面临各种困扰。比如不知道该怎么申请,跑去提交资料,来来回回折腾好多趟,时间也浪费了精力也耗尽了。而且申请之后,救助金发放还慢,这对于困难群众来说真是难上加难。对此新津区坐不住了,决心采取行动应对这些问题。
系统优势
新津区弄出的这个医疗救助“免申即享”智慧应用场景,那可真心不错。自今年6月开始运行以来,它就像长了火眼金睛一样,把医疗救助对象在全国就医的数据4.09万人次全抓取过来了,获取率达到100%。而且厉害的是,困难群众完全不用通晓政策,也不用准备材料和提交申请,医疗救助就能自动降临到他们头上新津恒生医院,这便捷程度让人拍手称赞。
成功案例
安西镇的何先生可以说是这政策的受益者。他出院还没提交申请,就收到医疗救助金了。那会他正愁着没钱解决医疗费用难题,这救助金就像及时雨一样打在他卡上。这多亏了“免申即享”智慧应用场景打破数据壁垒,一下子就注意到了他,然后轻松解决了他面临的大困境。
信息助力
新津区为了能精准救助,做了不少细致的工作。他们依靠“报表通”新津恒生医院,每个月都去把困难群众的基础信息、救助政策都收集好、整理好并且进行更新,慢慢形成了医疗救助基础信息库。有了这个数据库,就可以有针对性地找到需要救助的人,还能给他们量身打造最合适的救助方案,感觉就像私人定制一样贴心。
审批飞跃
在审批这一块,新津区“免申即享”智慧应用场景也对流程进行了再造。以前困难群众得一个部门一个部门依次去跑,每个部门都要耗费大量时间,一个部门平均至少要一个月。但现在不一样了,各部门审批变成“并联”,就像一场接力赛改成了多人齐头并进。数据处理和任务协作更方便,审批效率、精准度都大大提升,救助对象只需稍候就能拿到救助金。
政策汇聚
新津还不遗余力大力整合救助政策数据库。现在救助政策数据库把来自7个部门的12类救助政策全汇聚在一起,有20类数据标签、40种智能算法。这多方面政策的整合发力,让救助工作网织得更密,特殊困难群众能得到更丰厚、更全面的救助。
新津的医疗救助“免申即享”改革确实为特殊困难群众带来福音,值得点赞和宣传。但大家觉得到底还有啥办法能让医疗救助变得更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