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广西医科大一附院凭啥携手多方开启就医新变革?

宁波市海曙区图书馆

3月26日,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医科大一附院”)联合腾讯健康以及广西和湛科技,于南宁举办了一场以“融合,让就医变得便捷”为主题的“互联网+医疗健康”线上线下融合服务启动仪式。此次活动旨在运用互联网技术,对医疗服务进行全方位的数字化改造。

自此,4000余名医护人员整体加入腾讯健康平台,开始提供在线门诊服务;同时,“互联网+护理”的上门服务以及依托云医联体的综合性医疗服务也同步推出。用户只需在微信支付页面点击“医疗健康”选项,便能迅速跳转至医科大一附院,那里提供涵盖诊前、诊中、诊后全过程的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一体化医疗服务,包括AI导诊、智能预问诊等功能,从而实现医疗健康服务流程的全面优化和患者健康状况的持续跟踪。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互联网+医疗健康 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_广西医科大二附院预约

新冠疫情的突然来袭,使得“互联网+医疗健康”行业迅速进入发展快轨。2020年1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携手国家医疗保障局以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发布了《关于深入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五个一”服务行动的通知》。该通知明确提出,要迅速推进线上线下医疗服务的一体化进程,并推动更加便民、惠民的医疗服务向更深层次发展。

陈俊强院长在医科大一附院提到,门诊的统计分析显示,大约有33.67%的患者本可以不前往医院,他们的医疗需求也能得到满足。仅依靠线下医疗服务,我们难以有效解决患者就医的难题,同样也难以实现精准的分级诊疗。运用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公立医院正致力于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旨在减少病情轻微患者的不便广西医科大二附院预约,同时确保病情严重患者能够迅速获得救治,这已成为“互联网+医疗健康”模式发展的核心目标。陈俊强院长指出,公立医院在推进“互联网+医疗”方面,拥有稳定的患者基础、稳定的医疗队伍以及线上线下真正融合的显著优势;通过以实体医院为核心来规范诊疗流程和管理,增强各项诊疗服务的互联互通,并实现全程智能化以及线上线下服务的相互补充,这有助于有效改善以往互联网医疗与线下服务相互分离的不足。

把实体医院全面搬到数字世界

当前,借助线上与院内服务相结合的“智能化在线门诊”模式,医科大一附院能够为患者提供线上线下无障碍衔接的就诊服务体验。目前,全院已有超过4000名医务人员加入线上平台。其中,超过930位专家医生(包括582位高级职称专家)将全天候进行7×24小时在线值班,确保医疗服务不间断。患者可利用腾讯健康小程序,直接向这些专家发起问诊、护理及用药咨询等服务请求。医生在线后,患者可自由选择药品供应药店,并在就近药店预约取药,或者选择药品快递上门服务。AI辅助诊断、智能预咨询、网络诊疗、挂号预定、影像云服务、药品购买及使用等,这些覆盖整个就医过程的智能化手段,能够助力医患双方实现线上线下无缝对接的一体化诊疗体验。

此外,如何降低患者因术后康复及护理需求而频繁往返医院的次数,亦是本次“互联网+医疗健康”线上线下融合服务的核心议题之一。以PICC导管植入术后的护理为例,医科大一附院每年大约有2000至3000名肿瘤患者需每周定期到医院对伤口进行换药和清洁等护理工作,此类护理活动往往伴随着患者度过半年至一年的治疗阶段,有时甚至更长。借助最新推出的“互联网+护理”平台,患者能够直接在腾讯健康小程序上预约“PICC导管维护”服务。这项服务由遍布广西各市县的133个PICC维护网点提供,让患者享受到便捷的“家门口”式上门护理。过去,若想获得15分钟的专业护理,患者需往返奔波8小时;而现在,只需在家中静候护士的到来即可。肿瘤患者置管维护的难题得以解决,他们往返医院的旅程变得顺畅,因居家护理不当导致的伤害也显著降低,术后康复的依从性得到了显著提高。

医科大一附院将携手马山、东兴等合作医疗单位,针对偏远地区及外地患者,实施紧密合作,打造云医联体。此举旨在为患者提供线上会诊、双向转诊等综合性服务。同时,将院内权威专家的服务范围从南宁市内扩大至广西全域、西南乃至全国。通过多学科协作、一体化服务以及以患者为中心的治疗模式,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便捷的线上医疗服务。

广西医科大二附院预约_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互联网+医疗健康 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

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深度融合的医疗服务模式

在4000多名医护人员集体投入工作的背后,体现了医科大一附院、腾讯健康以及湛科技三方在医疗服务模式上,对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全新融合模式的积极探索和创新实践。借助数字化档案的构建,患者资料得以接入网络平台,医院得以实现院内各科室间的无缝连接,并整合线上线下诊疗记录,同时,在医联体内实现检验检查结果的互认;这样,实体医院与互联网医院“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坚实基础便得以奠定。

新型模式使得原本分散的诊疗过程得以连贯起来。在日间手术中心以及一体化诊治中心的创新运作中,多学科之间的协作、一站式服务的理念正在推动医院内部服务的改革,这不仅提高了医疗工作的效率,还显著减少了患者住院和接受治疗的时间。线上线下的医疗服务相结合,不仅促使医患之间的互动模式从简单的双向交流转变为多医院、多层级、多岗位的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的广泛联络,而且还突破了地理位置的限制。

腾讯健康部门负责人吴志刚指出,腾讯健康致力于打造一个用户服务平台,依托公司在连接与科技领域的强大实力,以及我们对用户需求的理解和积累,旨在协助医院实现数字化转型。同时,我们与医疗行业内的各界同仁携手,共同探索“互联网+医疗健康”模式的创新升级,旨在充分发挥医疗资源优势,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从而更好地满足患者对便捷就医的期待。此外广西医科大二附院预约,依托于腾讯健康、企业微信以及腾讯AI等领域的强大功能,与和湛科技相似的腾讯医疗生态联盟成员,亦能更充分地施展其本地化优势,将医院资源有效整合,共同构建出切实可行的医疗信息化策略。

陈俊强院长指出,互联网医院并非仅仅是实体医院的线上延伸,它实际上是与实体医院共同发展的一个有机整体。在这种新型的医疗服务模式中,全新的服务形态或许将得以孕育诞生。患者就医过程得以简化,医务人员得以更高效、安全地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医院得以依托自身优势持续释放价值,这种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医疗服务模式,正开辟一条独特的“互联网+医疗健康”数字化创新路径。(中国日报广西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