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医保局发布的医保政策调整消息可真是引起不小的关注,这到底会给咱参保人员带来啥样的重大影响,快来一探究竟!
职工门诊待遇提升
咱先说这职工门诊待遇方面,目前政策是一个年度内符合本市基本医保支付规定的门(急)诊费用,最高支付限额是2万,超2万就得自己掏钱。但从2023年1月1号起,就很不一样不再设职工医保门诊最高支付限额。2万以下报销比例不变,2万以上在职职工能报60%,退休人员能报80%,还上不封顶,这对大伙影响可大了,看病花费报销比例提高,自己掏的钱少了不少
像有的职工得了慢性病,一年门诊费用好几万,以前超额部分得自付,新政策下钱就不用全自己出,负担一下就减轻了。
个人账户管理调整
那接下来聊个人账户管理这块,按照国家要求,个人账户资金得专款专用。2022年9月1号起,个人账户资金实行记账管理,参保人员不能自由支取,得定向使用,主要支付在定点医药机构发生的医药费用。不过9月1号前早就在医保专用存折里的钱,以后还是可以随时取出来用。
这政策变化有些朋友可能一开始不适应,本来以为账户里的钱想咋用咋用。但换个角度想想,这样专款专用,钱也能更好地用在看病买药上。比如小李之前个人账户里有笔钱,被用来买日用品,新规后,这钱就得乖乖用在医药方面。
大病保障门槛降低
再说说大病保障这块,从2022年度开始职工大病保障起付标准从39525元降到30404元。参保人员享受基本医保后北京医保报销比例 门诊,门诊和住院累计个人自付费用,超过起付标准的能“二次报销”,在30404元至80404元这个区间能报60%,超80404部分报70%,上不封顶。
这个门槛降低对得了大病的职工来说可是雪中送炭。以前有好多人费用到不了老标准,就没法“二次报销”,现在门槛变低,受益范围就更广。比如张大爷不幸患了重病,年度自付费用超新门槛,就能报不少钱,对他和家庭来说,可谓是减轻了极大负担。
单位缴费划分转变
然后说下单位缴费这方面,自2022年9月1号起,用人单位交的基本医疗保险费统统计入统筹基金,在职职工交的钱全进个人账户,缴费比例保持不变。退休人员个人账户由统筹基金按定额划入,70岁以下每月给100块,70岁以上给110。
单位缴纳部分计入统筹基金能让医保基金规模更大,增强保障能力。不过有人可能会想,这样我个人账户的钱会不会变少。其实不是这样的,虽然单位交钱渠道变了,但保障整体更有力
家庭共济新鲜亮相
值得一提的是家庭共济政策,自2022年12月1号起,参加本市基本医保的人员,能让配偶、父母、子女使用家庭成员个人账户里的资金,支付符合规定范围的费用,还能用这账户给自己和家人买补充医保、参加城乡居民医保和长期护理险。
这个家庭共济简直太贴心了,家庭里谁生病需要用钱,一个账户就能搞定。比如孩子感冒发烧的费用,可以从家里长辈的医保账户出,方便极了。
朋友们北京医保报销比例 门诊,这么好的医保政策,大家认为这些调整会不会给看病就医带来极大便利?赶紧分享看法,也别忘了给文章点赞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