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们常给娃看的早教认知动画竟可能是毒动画?

宁波市海曙区图书馆

各位家长可得注意了现在娃爱看的早教认知动画,说不定里头就藏着隐蔽极深的“毒动画”,这危害可不容小觑

“毒动画”极善伪装

好多家长把孩子爱看的动画拿给身边人瞧,鲜少有人能察觉到里头隐藏的“毒”。就像有的视频,孩子兴趣可大了,还有学习目标,很容易让咱家长放松警惕。您想,孩子看的时候接触着高饱和度的颜色,大脑一直处于兴奋状态。而且这类视频毫无叙述性,老切换画面吸引孩子注意力,再利用孩子爱重复的心理让孩子深陷其中。

影响孩子注意力

研究表明, 12 个月龄的宝宝,屏幕时间越长,脑电波里代表不警觉、注意力不集中的慢频率 theta 波就越强烈。这不就是说明屏幕时间对孩子注意力有影响!这还是普通视频的研究数据,要是让孩子一直看“有毒视频”,那对孩子专注力的影响会更严重。孩子们正处于成长关键期,注意力的培养可是大事!

灌输不良内容

这些“毒动画”给孩子灌输的都是违背常理、违背科学的内容,根本没什么逻辑性和叙事性。里面的生物毫无情绪,看不到表情,也没有社交互动场景。2 - 3 岁的孩子正值秩序敏感期,他们需要在正常生活常规和习惯里来建立对世界的理解。可这些不好的内容,对孩子的成长那能没有负面作用吗?

图片

二次创作伪装

除了伪装成早教认知视频,还有利用熟悉动画角色再创作的“毒视频”。这都是在正常卡通人物基础上二次创作的,不仔细看、不听,真就以为是普通动画片。现在网络这么发达,这类“毒视频”在各个平台肆意流传,防不胜防,家长们可得瞪大了眼睛去辨别。

选片有建议

低幼宝宝看视频的时间得控制,美国儿科学会(AAP)给出了建议。咱选动画片,要选语速慢、节奏慢、有停顿的,这种低刺激内容适合孩子大脑发展。涵盖家庭生活场景的动画也不错,孩子能借鉴故事内容养成好习惯,建立心理秩序,还能学到高频词汇促进语言发展;科普类型的动画也能让孩子边看边学常识,激发探索欲望。像超级宝贝 JOJO、小 P 优优、蓝色小考拉等都挺好的。

家长陪伴很重要

“毒视频”太过善于伪装,孩子点开一个就会不停被推送类似内容。所以,家长陪伴工作必不可少!就算做过筛选,孩子看正常动画片的时候也可能被推送“毒动画”。对于孩子看过的视频,家长也有必要查下各平台历史记录,毒动画多的平台可得远离!

诸位家长朋友们,你们家孩子平时看动画片时,你们有仔细筛选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