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常见小虫子竟如此危险!蜱虫传播疾病,你还敢忽视吗?

宁波市海曙区图书馆

天!您能想象吗,夏天不经意间就能碰到的小虫子,居然暗藏这么大的危险!就跟下面这些事类似的风险,说不定在生活里正悄悄潜伏着,咱可得重视起来。

夺命小虫现身

图片

前段时间在江苏,有位老太太,也不知道怎么搞的,整个人就觉得“老年身体不适”,家人都觉着这岁数大了身体偶尔有点小毛病很正常,根本没在意。哪知道老太太去世之后,可不得了!她4个亲属接二连三地发烧、呕吐、上吐下泻的,还其中俩是她亲闺女,都快进重症监护室了。

后来还是医院查清楚了,原来,是老太太身上感染了那个什么“布尼亚病毒”,还是小小的蜱虫给传播的。在给老人家擦身时,家人就这么被感染了。这些蜱虫,小到肉眼基本看不见,实在隐藏得太深!

再爆伤人案例

图片

还有一位男性本来身体挺好的,就不小心被蜱虫叮了一下,好家伙,在医院接受救治了足足一个月才恢复健康。就这小小的蜱虫叮咬一下,居然要让病人花一个月时间来恢复,这代价可太大而且,你要是去公园、小区的草地去溜达溜达,简直就是步入蜱虫的“地盘”了,中招的机会很大,家长们带娃出去可要高度警惕。

就像那个5岁的美美跟奶奶在小区公园玩,那叫一个开心!谁能想到回家洗澡的时候,奶奶往她脖子上这么一瞅,发现个小黑点。这奶奶可不是寻常人物,人家是退休的老护士长,一眼瞅着就觉得不对劲,是不是蜱虫?手机一拍放大,还真跟新闻里说的“吸血草爬子”一模一样哩!

多方介入应对

这事还没完,妈妈回来一瞅,急得够呛,还没了解情况就说赶紧拔掉。奶奶那专业水平在关键时刻可不是吃素的,马上制止说不能乱拔,要不口器留在皮肤里,那后续一堆麻烦事。老公不懂还瞎支招,说拿烟头去烫,这要没奶奶纠正,指不定美美真会留疤或者感染病毒。

奶奶沉着应对,不慌不忙地赶紧开展专业操作。先弄湿医用纱布盖住蜱虫呆的地方,按住等了15分钟。咱还得把镊子放到酒精消毒,做事就是有咱老护士长的派头!15分钟那可是一个漫长的等待就盼着能把蜱虫弄得晕乎乎好处理。结果很顺利,看准时机,一镊子下去小心翼翼就准确的把蜱虫夹出来了,一点没拖泥带水。

夏季情况堪忧

现在正好是夏季,而夏季正是蜱虫活动十分频繁、到处找“客户”(咬人啥的)的时候。每一位家长都得知道这蜱虫背后的隐藏的很大很大危险,不能掉以轻心,您想啊这万一孩子不小心被盯上了,不懂急救那麻烦可不小

之前有些家长完全没注意过这蜱虫的事,以为就是随随便便虫子一条,这一看完我们这些事那紧张的赶紧回去“翻”孩子身体,找有没有这蜱虫踪迹!好在我们有专业有谨慎的奶奶在那里处理,如果换成普通家庭没有这方面知识储备,说不定真就在某一个应急处理环节出大差错

三步走急救法

图片

医生说了,如果孩子实在被蜱虫咬了——当然是希望这种事情不要发生——我们可以采取简单的三步走急救法。首先先把蜱虫麻痹掉,不要直接拔掉,防止蜱虫口器遗留引起感染;其次是使用消毒后的工具去拔除,不可以生拽;最后就是很关键的一点,把皮肤清理消毒同时密切观察孩子有没有什么其它不良反应如果孩子不舒服得赶紧送医院。

您看,这法子虽然简单——要是临时出状况没有提前知道可就不知措施,那没准就贻误战机落下不可挽回的风险。所以啦各位家长您先记住这法子。

强化日常预防

图片

就目前来看,遇到这样的意外——如被蜱虫叮咬——拼得可不止是点好撞运,最核心的因素是我们要有知识储备有一颗冷静细致并且随时做好急救准备的心。我们不论何时带孩子外出游玩哪怕出去一次公园遛弯都不能放松警惕。 那生活里咱们得多留意预防为主,少让孩子去蜱虫密集区域,并在外出时候检查是否有蜱虫附在衣服或者身体上。

各位家长们,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见过蜱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