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孙诗卉 实习生 涂盛青 上海报道
近期,市场上涌现出多款价值百万的医疗险产品,21世纪经济报道的记者观察到,这些产品在药品责任上的竞争愈发激烈,呈现出升级换代的新动向。具体分析,这些产品纷纷对特药清单进行了扩充,并放宽了对外购药品的保障范围,特别是在外购药品的保障上实现了显著的突破。
过去,只有高端医疗险产品中包含了对外购药责任的保障,而大多数百万医疗险产品则几乎无法提供此类责任的扩展。
王顺,众安保险的资深产品专家,向21世纪经济报道的记者阐述道,这种趋势的出现有多个原因。首先,患者的实际医疗需求是关键因素;其次,在就医过程中,患者可能会面临用药的限制;再者,在癌症重症治疗领域,患者往往需要长期自费购买免疫或靶向药物。通过设计外购药责任,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经济压力,从而解决他们在实际使用中遇到的问题。
另一方面,医疗险的基本保障内容较为一致,同时引入外购药服务也增强了产品的吸引力。针对清单内特定的药品和高价药品泰康住院宝缺点,提供特药直接支付和用药跟踪服务,将报销范围扩展到了整个治疗过程,从而减轻了患者的资金负担。此外,通过规范用药审核,还减少了理赔争议的发生。
实际上,随着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和按病种分值付费(DIP)支付方式在全国范围内的快速推广,众多价格偏高的原创药物、进口药品,还有部分虽不在医保范围内但疗效显著的药品,医院逐渐减少了对它们的采购,转而开始更多地使用医保范围内的仿制药或价格更合理的药品。这使得部分人群,他们对于药品的质量与效果有着更高的期待,或者所需要用药在医院里常常难以充足供应,不得不选择去院外药房购置。然而,院外购药的花销通常较大,而且大多数情况不在医疗保险的报销范围之内,这对患者家庭造成了相当沉重的经济压力。
太平洋健康险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目前民众在健康保障方面遇到的主要难题之一,便是个人医疗费用负担较重,具体表现为门诊和急诊的自费比例较高,住院的自费金额巨大,以及院外购买药品的自费支出增长迅速。据悉,太平洋健康险将拓展外购药责任和丰富特药保障作为产品创新的方向,目前已有多款产品加入了创新药保障的范畴。
本期南财保险的测评活动针对近期新推出的三款医疗险产品进行了详细分析,特别关注了这些产品的更新方向和药品保障的强度。具体测评的产品包括:众安保险的尊享e生2025版、太平洋保险的蓝医保(好医好药版)以及新华保险的医药无忧险种。
1、众安尊享e生2025版:全场景突破泰康住院宝缺点,药械保障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