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慈善机构斥资千万启动人工合成人类基因组计划?是利是弊引争议

宁波市海曙区图书馆

这项备受争议的新计划背后的医学慈善机构称,其利大于弊。

图片

英国某研究团队即将踏入科学家未曾触及的领域,即从头开始构建人工合成的人类DNA。他们期望通过这一项目,能够揭示人类基因组的基本奥秘,并且颠覆我们对健康与疾病的传统认知。

显而易见,这一研究课题存在分歧。大多数科学家都倾向于不尝试构建一个完整的人工合成人类基因组,因为他们担心这可能会将人类引向一个充斥着“定制婴儿”的反乌托邦世界。

目前,全球最大的医学公益组织惠康基金会已经投入大约1000万英镑(相当于117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8000万元)开启了人工合成人类基因组的研究项目。该基金会认为,这一项目的益处显著超过潜在的风险。他们强调,该技术有望带来创新的医疗手段,比如定制化的细胞治疗以及能够抵御病毒的组织移植技术。

牛津大学的杰森·秦教授将担任此项目的负责人,同时与英国多所高校及研究机构携手共进。在接下来的五年间,杰森·秦教授及其团队致力于研发一系列基础工具、技术和方法,旨在帮助研究人员从零起步,构建全新的基因组。

杰森·秦教授在一份声明中指出,合成技术若能涵盖人类细胞基因组等大型基因组,将有可能颠覆我们对基因组生物学的认知,并对生物技术及医学领域的发展前景产生深远影响。

惠康基金会对于25年前启动的人类基因组计划给予了显著的经济支持。这一项目旨在从零开始构建人类基因组的图谱,其雄心勃勃,预计所需时间长达数年,甚至可能超过数十年。近期,杰森·秦教授领导的团队成功合成了大肠杆菌的完整基因组,然而,与人类基因组相比,这不过是沧海一粟。人类基因组的规模大约是大肠杆菌基因组的700倍左右。

朱利安·塞尔,MRC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负责人,向媒体透露:"人类基因组并非仅由基因序列组成。其中蕴藏着大量的‘暗物质’,我们对它们的功能一无所知。合成基因组的研究价值在于,一旦我们能够成功构建出基因组,便能够全面地了解这些未知元素。"

科学家们首先需要构建出完整的人工合成人类染色体,他们预计在接下来的5至10年时间里能够攻克这一难题。与传统的基因组编辑技术,即每次仅针对一个或少数几个基因进行操作不同,这种基因组合成技术使得研究人员能够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对DNA进行修改。这项技术有助于揭示人类DNA的大部分内容——甚至包括那些我们尚不熟悉的DNA区域——是如何影响我们的健康状况和个性特征的。

杰森·秦教授在一份声明中说:"合成包括人类细胞基因组在内的大型基因组的能力,可能会改变我们对基因组生物学的理解,并深刻改变生物技术和医学的前景。"

部分科研人员忧虑,掌握人类遗传密码的技能可能使研究者对人类生命体系产生令人恐惧的操控。爱丁堡大学的遗传学专家比尔·厄恩肖向英国广播公司新闻部门透露,未来某时,这项技术或许会被用于制造合成人、生物武器,甚至拥有人类DNA的生物。然而,他补充道,达成这些目标所需的技术距离现实还相当遥远。

该计划致力于攻克在构建人类基因组过程中所遭遇的复杂伦理难题。同时,惠康基金会正支持一项与之平行的探究,该研究由肯特大学的张乔伊教授主持,专注于探讨在实验室环境下构建人类基因组所引发的社会及伦理方面的诸多问题。

汤姆·柯林斯,惠康基金会的高级研究经理,向英国广播公司新闻部表示:“这项技术终究会被成功研发,因此我们当前正致力于此项研究,力求以高度责任感进行,同时直面伦理与道德层面的挑战。”

如果朋友们喜欢,敬请关注“知新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