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岁男子胸闷就医突遭心脏骤停!这场生死拉锯战结果如何?

宁波市海曙区图书馆

56岁的陈先生(化名)

因胸闷就医检查时突遭心脏骤停!

一场与死神的“拉锯战”就此展开

图片

在一个平凡的日常工作日,陈先生突然感到胸口一阵压抑,这种感觉持续了整整一个小时,并未有任何减轻的迹象。情急之下,他立刻赶往厦门市第三医院寻求医疗帮助。然而,就在医生为他完成了心电图和血液检查的过程中,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陈先生突然失去平衡,倒在地上,心脏瞬间停止了跳动!

患者毫无反应,医护人员立刻进行了体外心脏按压操作。他们迅速投入到抢救工作中,仅用两分钟就将陈先生转移至急诊ICU。持续进行了20分钟的体外按压后,遗憾的是,陈先生的心跳仍未恢复。

医生观察到两个关键症状:瞳孔并未扩张,四肢有时出现不由自主的颤抖。这一发现表明,陈先生的脑部功能尚未完全受损,为他赢得了救治的宝贵机会。

厦门市第三医院的重症医学科医疗团队迅速与患者家属进行了交流,并达成共识,决定实施体外心肺复苏(ECPR)手术。经过约半小时的紧张操作,体外膜肺氧合(ECMO)设备成功接入,暂时承担了陈先生的心肺功能。尽管如此,他的心脏仍未恢复自主搏动的迹象。

图片

抢救团队成功为陈先生置入ECMO

在抢救过程中,陈先生的心跳出现停搏和室颤现象。抢救团队经过分析,认定急性心肌梗死是导致他心跳突然停止的罪魁祸首。因此,他们迅速采取行动,在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下,将他紧急转移至导管室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在经历连续的除颤治疗和药物复苏后,陈先生的心脏在停搏了137分钟之后,终于迎来了转机——他的心脏成功恢复了自主跳动的功能!

造影检查显示病情相当严重——陈先生的冠状动脉有三处出现异常,其中两处狭窄程度已超过九成。医疗团队迅速行动,为他植入了四枚支架以扩张血管,并采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技术来增强心脏的泵血能力。

据调查,陈先生患有糖尿病,并且长期未能有效控制血糖水平,这已对心脏、大脑、肾脏等关键器官造成了损害。此外,他还有长达30年的吸烟史。这些多重的高危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了这场灾难性的心肌梗死。经过后续的治疗和系统的康复训练,陈先生已经逐渐恢复了日常生活的能力。

图片

厦门市第三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叶宝华指出,此次抢救成果显著,远超常规的极限。一般情况下,当心跳停止超过30分钟后,患者就会被判定为死亡。然而,正是ECPR技术的应用,才使得这一医学奇迹成为可能。

ECMO系统能够输送每分钟高达6升的血液量,这一功能有助于确保患者关键器官获得充足的氧气供应,从而为医疗抢救团队争取到宝贵的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