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旅行酒店难选?隔音差成通病!究竟为何如此?

宁波市海曙区图书馆

夏日假期将至,众多人着手规划旅行行程,然而挑选住宿却显得颇为棘手。毕竟,既要地理位置优越,又要价格公道的好酒店实属不易,更不容忽视的一点是——其隔音效果。

图片

图源:某社交平台

游玩途中,若遇隔音不佳,实为一大遗憾,严重影响了旅行的愉悦感。鉴于此,酒店隔音不佳几乎成为了每位旅客普遍面临的问题。即便是价位较高的酒店,似乎也无法避免“隔壁声音清晰如现场直播”的尴尬局面。不禁让人好奇,为何酒店的隔音效果竟会如此糟糕?

酒店隔音为什么会那么差?

酒店隔音效果不佳,并非由单一原因造成,它是由建筑技术限制、经济考量以及心理因素等多重因素交织而成的结果。

图片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酒店在噪音控制方面的标准原本就较为宽松。在建筑学领域,有一个专门用来评估建筑隔音性能的术语,称为“空气声隔声”。这一概念是判断建筑构件(例如墙体、门窗)对空气中传播声波阻隔效果的关键指标。

依据我国《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2010)的规定,酒店客房之间的墙体或楼板,以及客房与走廊之间的隔断,其最低空气声隔声标准应超过40分贝;至于客房的外墙,这一标准则只需达到超过30分贝。

民用住宅的各自独立墙体、楼层板以及外围护结构,其最低的空气声隔音标准必须超过45分贝。这看似微不足道的5至15分贝隔音性能差异,实则意味着“隔壁的交谈声清晰可闻”与“隔壁的谈话声几乎听不见”的巨大区别。尤其是在原本隔音标准就较低的情况下,部分酒店甚至可能连这一基本标准都无法满足。

此外,为何这家酒店的建筑物对隔音效果如此忽视?关键因素之一便是——节约成本。

酒店普遍选用石膏板与轻钢龙骨构成的墙体结构,这种做法在节省空间和成本方面具有优势,然而,其隔音效果却远逊于实心砖墙,特别是在处理低频噪音,如冲厕声、行走声等方面,隔音效果不佳。无论是具有优良隔音性能的墙砖、隔音墙,抑或是额外增设的隔音改造,都不可避免地会给酒店带来额外的经济负担。特别是对于原本建筑条件不佳的酒店来说,若要额外安装隔音设施,往往需要拆除墙体并进行重新装修,这不仅耗费时间,而且成本高昂,因此常常被酒店方所忽视。

即便建筑起初的隔音效果相当不错,但随着岁月的流逝,其隔音效果也会因老化而逐步减弱。在酒店进行定期翻新时,酒店更倾向于将资金投入到那些直观提升外观的工程中,例如大堂的装修,而不是对不易察觉的隔音进行改造。毕竟,噪音问题未必能驱走客人,但一个陈旧且外观不佳的大堂却可能......

图片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墙板和楼板的隔音要求相对不高,同时,酒店门窗的隔音标准也相对较为宽松。不少酒店依旧沿用着较为陈旧的标准。在旧有的规定中,二级建筑的外窗空气声隔声标准仅为不低于25分贝,而客房门的标准则是不低于20分贝。因此,无论是门口经过的行李箱声,还是楼上住客深夜冲马桶的噪音,都显得格外清晰。

此外,在细节处理上,失误现象同样频繁发生。门窗之间的缝隙往往成为噪音的渗透途径,这是最普遍的问题。无论是缺少密封条的房门,还是无法严密关闭的滑动窗户,都使得外界噪声轻易地涌入室内。同时,空调穿墙孔、通风系统风口等建筑环节的疏漏之处,也会让噪声无孔不入地侵入我们的居住空间。

酒店所处环境中的

噪音来源有很多!

该酒店不仅自身的隔音性能不佳,而且其周边环境的噪音来源数量远超我们通常在卧室所遭遇的。

为了方便客人居住,酒店通常会选择位于繁华都市核心或交通要道附近的地点,但这样的位置往往伴随着巨大的噪音。此外,若酒店周边有商业街区、娱乐设施等,同样会带来不小的噪声污染。

更严重的是,酒店客房的嘈杂声不仅源自外部环境,还源自房间内部。为了阻断外界噪音的干扰,酒店通常采用密封窗户的设计,并借助新风系统为室内提供新鲜空气,然而,新风系统却意外地变成了新的噪音来源。不开空调室内闷热难耐,难以入睡;而开启空调则又因噪音而无法安睡,这成为了众多入住酒店客人普遍面临的问题。

酒店客房内除了新风空调,还需容纳众多电器,诸如迷你冰箱、电视机等,它们产生的细微噪音,在家时或许不易察觉,但在狭小的房间内,这些噪音汇聚成一片嘈杂,让人难以安睡,辗转反侧。

此外,这些细小的声响不仅源自于本人的居所,亦同样源自于四周相邻的房间。一个酒店房间可能被多达6至8个其他房间所环绕,随之而来的是谈话声、电器运作声、淋浴声等噪音来源的数量急剧上升。

图片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此外,鉴于酒店客房的排水设施,包括马桶、淋浴间和洗手盆等,普遍采用的是垂直式设计,因此各个房间的排水管道最终都汇集到了一条主管道中。这种紧凑的布局虽然有助于节省空间和减少开支,但同时也使得我们不时会受到楼上住户夜间洗澡时的噪音干扰。

自然,有时人们觉得酒店比家中更喧闹,这种现象或许与心理状态有关。身处异地时,人们对噪音的感知更为敏锐,这源自于进化过程中留下的警觉性,它曾帮助我们的祖先在未知的领域中更好地确保自身安全,然而,这也使得我们在陌生的酒店环境中难以获得安宁的睡眠。

总体来看,酒店的隔音问题并不仅仅是建筑上的瑕疵,它还与空间布局以及实际使用情况密切相关。在这样的高密度环境中,各种干扰源相互叠加,再加上房间密闭性不够,这就使得即便分贝值并不高,人们仍会感到异常嘈杂,从而影响了入住的舒适度。

如何在众多身材较矮的人中脱颖而出,挑选一个相对安静的住宿空间呢?在暑假外出旅行挑选酒店时,不妨留意以下这些实用的小技巧:

1、尽量选中高楼层,远离电梯和设备间;

2、避免靠街或临近酒吧的房型;

3、选择有二次密封门的高端房型;

若情况确实无法改善,不妨自备耳塞和下载白噪音应用程序,借助科技的力量来提升您的睡眠质量。

策划制作

作者丨海德拉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

审核工作由罗宏森负责,他担任四川师范大学公共安全与应急研究院院长,同时还是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科普教育培训分会的副会长。

策划丨一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