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自治区市场监管局传来消息,近期广西各地市场监管机构全力执行食品安全法,有效促进了食品安全状况的持续改善。全区食品安全评价性抽检的合格率稳定在99%以上。2024年,广西首次实现了食品安全全年的“零事故”记录,保障食品安全的工作成效显著。
广西企业生产的水牛奶。记者 刘冬莲摄
广西作为食品安全监管的骨干力量,在监管领域严格把控风险,严格管理流程,严厉打击违法行为。2024年,该部门发起并实施自食药安办成立以来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执行力度最强的食品安全排查整治提升行动,共排查并整治了14.6万个风险隐患。同时,广西在全国范围内首次成立“指南针”行动的蓝军队伍,并建立了风险早期发现、多渠道发现、精准发现的机制。广西在全国范围内首个出台了《广西食品摊贩监督管理服务发展指南》,明确了摊贩的经营范围,并实施了“一摊一号”的管理制度。
广西企业制造的米粉卤汁。记者 刘冬莲摄
为了确保食品安全,广西的监管部门采取了一系列创新的监管措施,显著增强了食品安全的管理效能。在此过程中,他们成功组建了全国首支专业的食品生产检查队伍,并发布了首个省级食品生产检查员的管理规范。此外,他们还成功消除了“桂食安”与“牧运通—桂”系统之间的数据隔阂,实现了对畜禽产品从源头到终端的智能化追踪。我国率先推出“品种监管、风险监管与智慧监管”三位一体的小作坊管理模式,有效促进了食用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B1不合格率的连续三年显著下降。
食品安全保障离不开品质的持续提高。广西的监管部门着力加强标准规范,已颁布并执行了62项食品安全地方标准。他们还指导柳州螺蛳粉行业制定了570项全产业链标准,助力螺蛳粉产业实现产值突破750亿元。通过这些标准,他们为高端认证提供了服务,累计帮助1027家企业获得了1150张香港高端品质认证证书,进而创造了超过500亿元的经济效益。加强品牌支持力度,成功打造了376个农产品地理标志,并保护了相应产品和证明商标,同时,通过主体的拓展,标主体数量已超过1000家,地标产业的产值也实现了2000亿元的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