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降雨后武汉多处现野生蘑菇!专家提醒切勿采食,你知道为啥?

宁波市海曙区图书馆

连续数日降雨过后,武汉市的众多公园、绿地以及小区里,野生蘑菇如同雨后春笋般迅速增多。对于网络上广泛传播的“找到灵芝”等说法,专家们提醒大家:切勿随意采摘和食用任何野生蘑菇,因为其中毒的风险极高!

6月30日,长江云新闻记者抵达了九峰森林公园进行现场考察。行走于湿润的山径上,未及百米,记者便在路旁的干枯树枝上留意到了几朵色彩鲜艳的橙红色蘑菇,从外观上看,颇似“灵芝”。沿着山径继续前进,记者又发现了多种多样的野生蘑菇。这些蘑菇散布在林间、朽木周围以及草丛中:有的菌盖纯净洁白,形似小伞;有的则呈深褐色,连片生长。

近期武汉连日降雨,野生蘑菇大量涌现,众多武汉市民纷纷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他们拍摄的蘑菇图片。“小区的草地上突然出现了这么多蘑菇,真是罕见!”“今天我在东湖边散步时,看到了许多这种小蘑菇,还挺漂亮的。”图片种类繁多,拍摄地点散布在市区多个区域。更有网友宣称,他们采摘到了许多“灵芝”。在评论区,许多人提出疑问:“这能否食用?”、“打算采摘一些回家泡制酒水”。

雨后采摘的野生蘑菇能否食用?长江云记者手持照片,走访了华中农业大学应用真菌研究所的边银丙所长。边所长认真查看了照片,并向记者解释道,这些蘑菇并非“灵芝”,而是包括血红密孔菌、云芝栓孔菌、近缘小孔菌以及土红鹅膏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土红鹅膏菌是一种有毒的蘑菇,不宜食用。血红密孔菌与云芝栓孔菌在中医领域常被用作药材,然而,它们的口感不佳,味道也不宜人,因此并不适合作为食物来食用。

图片

记者在九峰森林公园发现的野生蘑菇

边教授指出,通常而言,那些在土壤中生长、肉质且带有伞盖的蘑菇,其毒性较高。而那些从树木或朽木上生长的蘑菇,大多是无毒的。然而,即便如此,即便蘑菇是从树上长出来的,普通人也不应轻易将其食用。蘑菇品种繁多,形态上又颇为相似,要准确判断蘑菇是否含有毒性、是否具备药用功能,实属一项高度专业化的课题。轻易相信某些手机上的识别应用或通过网络图片进行比对,这些做法都显得相当不可靠。

边教授提出,食用蘑菇不仅需确保无毒,更需注重其口感与风味。在遇到雨后野生蘑菇时,大家应避免随意采摘,尤其是那些从地面生长的蘑菇,以防发生中毒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