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报道,一个黑影突然出现在眼前,如同有人匆忙拉上了窗帘,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最近,一位27岁的程序员小李(化名)在凌晨2点钟,捂着右眼来到了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的急诊科。据了解,在几个小时之前,他眼前的屏幕代码突然发生了扭曲和变形,上方还出现了一片难以驱散的黑影。小李比喻说,这情形仿佛是有人将右眼的一半控制开关给关闭了,经过仔细的检查,小李被诊断出患有视网膜脱落,并且该病症已经波及到了黄斑区。
幸运的是,该医院眼科眼底病亚专科迅速开启了绿色通道。在急诊科、麻醉科、手术室等多个科室的紧密协作下,小李的术前准备工作得以迅速完成,并成功接受了玻璃体切除与气体填充手术。仅仅第三天,小李的右眼视力便基本恢复,他得以顺利出院。
眼睛的“底片”脱落或致盲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究竟是什么?董凯,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的眼科主任,这样解释道:若将眼睛比喻为一部相机,那么视网膜便等同于相机的底片。
实际上,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即我们常说的“网脱”,也是一种常见的导致失明的眼科疾病。这种疾病的发生,是因为视网膜上出现了裂口,导致玻璃体腔中的液体沿着裂口流入视网膜下方,从而引起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与眼球壁的分离。根据研究,一旦视网膜脱离发生,就会迅速导致视网膜神经细胞的损伤和死亡。如果脱离的区域波及到黄斑区,将会对视力造成严重影响。即便手术成功地将视网膜复位,若黄斑区脱离的时间拖得过长,患者的视力恢复依然困难重重。
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可治愈孔源性视网膜脱落。仅有少数脱离面积较小的视网膜浅层脱离患者可尝试采用视网膜激光治疗。然而,对于大多数视网膜脱落病例,手术治疗是必要的。因此,尽早进行手术,以解除视网膜的牵拉、封闭裂孔并复位视网膜,是恢复视力的关键途径。若未能及时接受有效的手术治疗,视网膜脱落可能导致失明、眼球萎缩等严重并发症。
高危人群需1-2年进行一次眼底检查
视网膜脱离的风险在高度近视患者、中老年人、白内障术后患者以及眼外伤患者等群体中较高。董凯眼科主任提出,除了日常要避免剧烈运动,定期进行眼底检查,每1至2年进行一次,同样至关重要。
董凯指出,若患者遭遇众多黑影游荡、不断闪烁的光感、视力减弱、视野被遮挡等不适,应迅速前往权威医疗机构的眼科进行咨询。及早发现病情,及时接受治疗,预后通常更为理想。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已设立专门的视网膜脱离救治快速通道。对于疑似视网膜脱离的患者,接诊医生会为其安排进一步的检查。一旦确诊为需要手术治疗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医院将立即为患者办理住院手续,并尽可能在24至48小时内为其提供优先住院的机会。经过医生的综合评估和充分交流,身体状况稳定的患者将得到及时手术安排;对于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系统性疾病的病人,必须先由相应专业的医务人员进行诊治,待全身状况稳定后,方可进行眼部手术。
大皖新闻记者 叶晓 见习记者 张婉馨
通讯员 周恩亮 顾永昊 吴家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