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创新药在GLP-1领域迎来里程碑突破!这意味着什么?

我国创新药物在GLP-1领域取得了一项重大进展。6月27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正式批准了信达生物提交的胰高血糖素(GCG)与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双受体激动剂玛仕度肽注射剂(研发编号:IBI362)的上市申请。

这代表着全球范围内首个获得批准的胰高血糖素(GCG)/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双受体激动剂,它旨在辅助成人患者,在遵循饮食控制和加强体育锻炼的前提下,实现长期的体重管理。适用于初始体重指数(BMI)达到或超过28kg/m2的肥胖患者,亦或BMI达到或超过24kg/m2的超重患者,且患者需至少伴随一种与体重相关的并发症,如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脂肪肝、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

在此之前,减重药物市场主要由司美格鲁肽和替尔泊肽两大巨头主导,然而玛仕度肽的问世,无疑为市场注入了一股新力量。作为全球首个GCG/GLP-1双靶点药物,其成功上市标志着我国药企在源头创新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使我国药企正式站在了全球减重与代谢疾病治疗领域的最前沿,拥有了与国际医药巨头正面较量、重新塑造市场格局的坚实实力。

01

差异化研发方向,中国药企竞速千亿GLP-1市场

全球范围内,针对GLP-1的减肥药物市场正迎来迅猛的发展势头。根据GlobeNewswire的预测,这一市场的规模预计将从2024年的493亿美元激增至2035年的1575亿美元,其年复合增长率预计将达到11.1%。

这一庞大市场的动力源泉,在于全球范围内肥胖及其相关代谢性疾病的形势愈发严重。在体重超重和肥胖的人群中,糖尿病、高血压以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此外,肥胖还可能引发代谢失衡、内分泌系统失调,甚至提升患恶性肿瘤的可能性。这些因素共同催生了一个巨大的、尚未得到充分满足的市场需求。

目前,跨国药企的GLP-1长效产品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其中包括司美格鲁肽和替尔泊肽。继司美格鲁肽之后,诺和诺德公司正致力于研发一种双靶点复方制剂CagriSema,并在2025年的ADA年会上发布了该药物的最新研究数据。在REDEFINE-1试验中,针对非糖尿病的超重或肥胖参与者,经过CagriSema疗法连续68周的治疗,参与者平均体重减轻了20.4%,这一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司美格鲁肽;而在REDEFINE-2试验中,针对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群体,接受CagriSema治疗的组别平均体重下降了13.7%,同时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控制效果也非常出色。

诺和诺德计划在2026年初向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递交CagriSema的上市申请,预计该产品将于2027年正式上市。此举无疑将极大提升GLP-1药物赛道的热度,并进一步加剧市场竞争。

中国药企正努力开发出价格更亲民且效果相当的创新药物,这些药物在成本上更具优势。华东医药的利拉鲁肽、仁会生物的贝那鲁肽以及信达生物的玛仕度肽等国产GLP-1药物接连问世,如同黑马一般,在市场上掀起了一股波澜。

中国企业在研发领域正以惊人的速度和规模积极参与竞争。数据表明,全球正在研发的GLP-1类药物已超过一百种,国内药企在市场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其中恒瑞、信达、华东医药等领先企业纷纷展开布局,涉及多个前沿领域,如多靶点药物和口服制剂等。

中国企业参与竞争,同时促进了药品的普及程度,这体现在市场定价低于进口同类产品,进而增强了该治疗方式在患者群体中的可接触性和经济承受能力。

02

_树叶落地时为什么是正面着地_巢肽肽是真药吗

冲击司美格鲁肽,国产减肥药崛起

国产减肥药的崭新亮相,为中国贡献了创新的解决方案,必然会对由诺和诺德和礼来两大制药巨头所主导的全球减肥药市场产生深远的影响,并可能重塑这一市场的竞争格局。

国产的GLP-1在治疗效果上不逊于进口药物。在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的药物中,司美格鲁肽是针对单一靶点的药物,而替尔泊肽则是作用于两个靶点。同样,玛仕度肽也是采用双靶点设计,其作用对象包括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以及胰高血糖素(GCG)受体。

依据GLORY-1的研究数据,在48周的时间节点上,玛仕度肽6mg剂量组的体重减轻比例经过校正后比安慰剂组高出14.37%。这一结果在非直接对比中优于司美格鲁肽和Survodutide,但略逊于替尔泊肽。

国产GLP-1药物问世,不仅打破了进口产品在市场上的主导地位,而且更有效地满足了中国患者尚未得到充分满足的治疗需求。

在此之前,GLP-1进口药物的临床数据主要来源于白人群体,而我国自主研发的GLP-1药物则将研究重点转向了中国人。玛仕度肽的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我国人群,根据GLORY-1的研究结果,该药物能够显著降低BMI值,对于我国人群中普遍存在的中心性肥胖问题(即腰围明显减小)有显著改善作用,并且能够优化血脂状况(包括降低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同时还能有效降低血尿酸和转氨酶的水平。

这仅仅是一个开端,未来将有更多国产的GLP-1类药物问世,它们不仅能够与司美格鲁肽相媲美,更将实现超越,通过技术创新带动市场迎来新一轮的增长。

结语:在医学领域,国产的GLP-1类药物,因其独特的作用机理和出色的临床研究数据,不仅为那些患有肥胖症及其相关代谢疾病的患者带来了更为理想的治疗方案,同时也为药物研发的未来指明了关键路径。

从产业的角度分析,这充分展现了中国生物医药创新能力的显著增强。此举打破了跨国企业巨头在GLP-1减重领域的市场垄断,标志着我国药企在这一领域成功实现了从“仿制/改良”到“首创”的巨大飞跃,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在全球医药创新领域的发言权。

国内药企正密集布局并迅速推进GLP-1赛道,这一态势预示着该领域即将迎来国产创新药的集中爆发阶段。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