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在妇产科领域应用广泛,其避孕效果显著,同时还能用于治疗多种妇科病症,例如月经不规律、痛经以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等。下面将总结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涵盖其适应症、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按照惯例,先上图:
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分类
01
21/7 方案 COC(21 片/板)
屈螺酮炔雌醇片,包括优思明和保仕雅等;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如妈富隆和欣妈富隆;炔雌醇环丙孕酮片,即达英-35;左炔诺孕酮炔雌醇三相片,亦称特居乐。
适应症:主要用于女性避孕。
服用时间:一般从月经周期的第一天至第五天开始用药,每日一片,持续用药21天,用药结束后需停药7天,在这段时间内可能会出现撤退性出血,之后便进入下一周期的用药。
服药需遵照规定时间,切勿遗漏;过敏于药物成分者请勿使用;患有重症肝肾疾患、血栓类疾病等患者应谨慎使用;部分药物,如抗癫痫药,可能影响其代谢,需留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在首个服药周期前7日,请同时采取屏障避孕措施。
02
24/4 方案 COC(28 片/板)
代表药物:屈螺酮炔雌醇片(Ⅱ)(如优思悦、先定诺)等。
适用于女性避孕的该方案,与21/7方案相比,在控制排卵和降低激素水平波动方面效果更佳;特别适合体型较胖的女性,以及那些对21/7方案产生不适反应的患者。
自月经周期首日算起,需持续服用24日的粉红色药片,随后再服用4日的白色药片,无需等待出现撤退性出血,即可直接进入下一治疗周期的用药。
与21/7方案相仿,但需留意其雌激素水平相对较低,这可能会对部分患者的避孕效果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必须遵照医生指导进行用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推荐优先考虑24/4方案而非21/7方案,因为研究显示,降低雌激素水平能够增强避孕效果(尤其是对肥胖女性而言),同时还能减少无激素间隔期间的激素撤退相关副作用。
03
22 片/版
此类药物包括炔诺酮炔雌醇片、以及含有炔诺酮成分的复方制剂,例如宜可婷;还有醋酸甲地孕酮炔雌醇片和含有醋酸甲地孕酮的复方片剂,比如谊尔婷等。
适应症:主要用于女性避孕。
服用时间:一般从月经周期的第五天开始用药,每日一片,持续用药二十二天,用药结束后等待下一次月经来临的第五天,再重新开始新的服药周期。
服药必须严格遵守时间,如有遗漏,须在12小时内尽快补充,并额外采取避孕措施。对药物成分过敏者应避免使用;患有严重肝肾疾病、有血栓病史、心血管疾病、乳腺癌或年龄在40岁以上者均不宜使用。此外,该药物可能加剧高血压、糖尿病或偏头痛的症状,因此需密切关注。利福平和抗癫痫药物,比如苯妥英钠,这类肝酶诱导剂若与避孕药同时使用,可能会削弱避孕效果,因此必须调整用药剂量或考虑更换避孕方法。在开始服用避孕药的第一个周期,前七天必须结合使用屏障避孕措施。
治疗月经相关疾病的 COC 药物
01
治疗月经量过多、月经不规律
屈螺酮炔雌醇片,包括优思明和保仕雅等,以及去氧孕烯炔雌醇片,例如欣妈富隆等,均属于禁用药物范畴。
该药物适用于因排卵问题等非结构性病变引起的月经量增多及月经周期不规律的患者。
常规周期内,通常自月经周期的初期一至五日启动用药,每日一片,持续用药满21日,随后暂停7日;若出血情况较为严重,可适当延长用药时间,以延迟月经的到来,待症状缓解和贫血状况得到纠正后,再停止用药,引发撤退性月经。
在确定月经量异常增多的具体成因之前,必须排除任何可能存在的器官性病变;用药期间,务必密切关注出血状况,一旦发现任何不寻常的变化,应立即寻求医疗帮助。
02
急性子宫出血
炔雌醇环丙孕酮片,例如达英-35,其含有炔雌醇35微克;屈螺酮炔雌醇片,如优思明,则含有炔雌醇30微克。
适应范围:适用于那些没有雌激素治疗禁忌症的患者,同时他们的血流动力学状况稳定,且在等待48小时的时间内不太可能引发额外的并发症。
用法用量:出血量较大采用递减式给药方案:
方案一:采用优思明(每片含炔雌醇30微克),用量为每次1至2片,每隔8至12小时需服用一次。待血止后,需逐步减少剂量,直至每日一片,以此保持至该周期结束。
方案二:若使用达英35(含有35微克炔雌醇),应于首日服用五片,次日四片,第三日三片,第四日两片,第五日一片;多数患者会在48小时内看到出血症状得到改善。
对于中等出血量的患者,可从每日服用3片达英35(每片含35微克炔雌醇)起步,采取分次服用的方式,例如每次1片,每隔8小时服用一次。为了减少副作用,应尽量选用最低的有效剂量。
在出血量减少之后,患者需每日服用一片COC药物,持续1至3周时间,期间对无效果的药片可不予理会。随后,应暂停用药3至5天,以便观察撤退性出血。此后,患者应恢复至标准剂量的COC,并按照每月一次或延长周期的治疗方案继续服用,以此预防月经量过多复发,或作为避孕措施。
在应用前,必须准确诊断急性子宫出血的诱因,并确保无实质性病变;治疗大量出血时,刮宫术是首选方案;用药期间需密切关注出血状况,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就医。对于中重度贫血的患者,不必过分担忧停药时间,可以在贫血状况改善后适当延长口服避孕药(COC)的服用天数,待病情稳定后再考虑停药,并注意观察撤退性出血情况。
03
缓解痛经
代表药物:屈螺酮炔雌醇片、去氧孕烯炔雌醇片等。
适用于治疗由原发性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等引发的继发性痛经症状。
使用方法:应定期服用,自月经周期的第一天至第五天开始用药,每日一片,持续用药21天,之后停药7天;针对痛经症状较为严重的患者,则可调整用药方案,持续用药,治疗周期通常为6至12个月。
连续用药期间,需留意可能出现撤退性出血和疼痛加剧等状况,对此,可以适当对用药计划进行微调。
COC 药物的其他应用场景
01
改善痤疮、多毛症
此类药物包括屈螺酮炔雌醇片、去氧孕烯炔雌醇片以及炔雌醇环丙孕酮片等。
适应症:适用于因高雄激素水平引起的痤疮、多毛症的女性患者。
使用方法:通常建议持续用药,一般需连续服用超过三个月方能显现效果,具体使用方法是每日一片,连续服食21日,然后暂停用药7日。
在使用药物时,务必关注其对肝脏功能及血脂代谢可能产生的副作用,并定期进行相关指标的检查;此外,还需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严格控制饮食,以增强治疗效果。
02
预防子宫内膜息肉复发
代表药物:屈螺酮炔雌醇片等。
适应症:用于预防宫腔镜息肉切除术后子宫内膜息肉的复发。
术后患者需口服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通常持续3至6个月,具体服用方式为每日一片,连续服用21天后,需停药休息7日。
使用时须遵医嘱,依据患者个体差异调整药物服用时间,并留意月经周期变化及是否存在异常出血现象。
小结
总的来说,在妇产科中,COC药物扮演着关键角色,其应用价值十分广泛。临床医生需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状况,包括年龄、生育需求以及疾病种类等因素,恰当地挑选COC药物。同时,他们还应向患者详尽说明用药方式、注意事项以及可能遭遇的副作用,从而增强患者对治疗的配合度,并提升治疗效果。
医学研究的持续深化以及新药品种的持续增多,使得COC药物在妇产科领域的应用前景变得更为宽广;然而,在使用过程中,我们仍需严格遵守适应症和注意事项,以确保患者的用药既安全又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