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的教育环境里,发现和培养超常儿童成为了大家都关注的热点究竟怎样才能识别这些天赋异禀的孩子,又该如何对他们进行正确的教育?接下来我给大家详细说说
超常儿童的定义
所谓超常儿童,就是那些在某一个方面的能力比97%的同龄人都要高的孩子,也就是在同龄人里处于前3%的那群孩子。我们的目标就是发现这些孩子,了解他们的需要。就好比在智力测验里,要是一个孩子做对很多高难度题目,而其他同学做对的少,那这个孩子就可能有比较优势
生理指标的研究
我们研究时用瞳孔直径作为生理指标,这能反映孩子兴奋、喜欢的事物以及对任务的投入程度。我们研究了高智力和一般智力的青少年在有任务和无任务时的眼动特点。无任务的时候,高智力儿童瞳孔直径小;有任务时,高智力青少年瞳孔变异性更大
不同任务的瞳孔表现
用到利用性任务时,像智力测验那样有规则的任务,高智力个体瞳孔直径小且保持平稳。但在探索性任务里,他们的瞳孔直径很大,比利用性任务时大,随着时间推移比一般智力个体都大,这说明他们努力程度更高。
对教育的启发
这研究对超常儿童教育很有启发!平常可不能只让孩子刷题,要有序、有依据地让他们去探索,激发兴趣,培养自主学习,不过这对教育者来说挑战可不小
发现超常儿童的途径
通过研究能帮学校发现超常儿童,看看孩子的记忆、注意力、表达力,还有在喜欢的任务上是否能高度投入、自己找解决办法。比如一些测试,能帮我们更好判断。
教育案例与建议
很多教育例子值得我们反思,有的家长没看到孩子当下的需要;有的发现孩子优势给了资源却缺引导;还有的过度关注孩子的“问题”。正确做法是看到孩子特点给予支持,积极及时反馈,用正向语言、信念让孩子相信自己。
大家想想,在您身边有没有类似的超常儿童被忽视或者没得到正确培养的情况?如果您觉得文章有用,别忘了点赞和分享!